近日在觀看了山西隊與北京隊之間扣人心弦的半決賽后,不難發現一個明顯的變化,那就是山西隊的主場似乎不再如以往那般人聲鼎沸。記得過去,山西隊的主場常常被譽為CBA的魔鬼主場,其球迷的狂熱程度,甚至曾多次引來CBA官方的罰款。
然而今天的比賽卻顯得有些不同。當比賽進入緊張刺激的第四節,雙方比分緊咬,勝負難分之際,主場的氣氛卻出奇的安靜,仿佛置身于一個圖書館中。這并非我一人之言,就連山西的著名球迷“鬧他哥”也在賽后表示,他嘗試帶領球迷呼喊口號,但似乎難以帶動氣氛。
仔細觀察現場,不難發現前排的座位上空出了不少位置。當山西隊被北京隊反超一分的關鍵時刻,現場主持人試圖通過呼喊口號來帶動氣氛,但響應者寥寥無幾。進一步觀察,坐在前排的不少是老年人,其中許多人并未穿著主場提供的T恤。這并非是他們對比賽的冷淡,而是由于種種原因,如經濟考量或年齡因素,他們可能無法像年輕球迷那樣投入熱情。
賽后在山西的球迷論壇上,許多球迷紛紛吐槽自己加錢購買卻只得到后排票的經歷。令人驚訝的是,有些非官方渠道的商戶如賣床墊的商家竟然能獲得大量前排贈票,并以購買床墊即贈送門票的方式進行宣傳。這導致了一些真正對球隊充滿熱情的球迷只能坐在后排觀賽。
對于這一現象,有球迷猜測這可能是山西隊管理層為了規避過去因狂熱球迷行為而引發的罰款風險而做出的決策。他們可能認為通過減少贈票數量和范圍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然而這樣的決策卻導致了半決賽的魔鬼主場失去了應有的氛圍。
對于山西本地的球迷來說,這次主場氛圍的問題無疑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話題。他們或許會思考如何更好地與球隊管理層溝通,以恢復主場應有的熱情與氛圍。畢竟一個充滿活力的主場不僅是球隊的精神支柱也是球迷們釋放激情的平臺。我們期待在未來能再次見證那熱血沸騰的山西主場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