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賽季,隨著外援政策的放開,不少球隊都開始大量引進外籍球員。山西隊便是其中一例,他們頻繁更換外援,然而效果卻并不理想。最近的兩場比賽中,他們的兩位大外援總共只得到了4分,甚至在罰球線上也未能得分,這樣的表現無疑讓人感到失望。
與此同時,廣東、遼寧、新疆等強隊也紛紛簽下了五名外援,為球隊的實力增添了更多的保障。尤其是新疆隊,他們在最近更是引進了兩名新的外援,使得他們的外援陣容達到了五人。
在最近的媒體公開課中,新疆隊主教練劉煒透露了球隊的戰術布局。他表示,這五名外援被分為三組進行對抗訓練,其中愛德華茲和勞森被放在了第一陣容,而皮特森則只被安排在了第三陣容。這顯然表明,皮特森在新疆隊的地位已經有所下降。
皮特森曾是新疆隊的得分王,場均可以貢獻21分,是球隊進攻端的重要人物。然而,教練組認為他打球過于獨斷獨行,出手不夠合理,因此將他降到了第三陣容。劉煒在公開課中還提到了其他外援的優點,如桑韋爾的團隊精神和愛德華茲的攻堅能力。他甚至透露,未來還將有新的外援加入,教練組將根據對手情況進行選擇,最終確定四名外援的陣容。
對于皮特森的未來,目前看來并不樂觀。他在五名外援中的地位岌岌可危,很可能在新一輪的競爭中被淘汰。不過,他是否會立即被裁掉或是留在隊中待命,仍是一個未知數。盡管皮特森遭遇了棄用,但也不禁讓人思考:新疆隊如此對待他們的得分王是否過于草率?畢竟在俱樂部杯的決賽中,如果使用皮特森,或許會有不同的結果。
新疆隊的這種做法讓人費解。他們似乎過于依賴外援的引進和更換來提升球隊實力,而忽視了球隊內部的磨合和球員的培養。這樣的做法或許短期內能夠帶來成績的提升,但長遠來看,對于球隊的穩定和持續發展是否真的有利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