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BA聯賽中,有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那就是“看外援定勝負”。這主要是因為球隊的實力和能否奪冠,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外援的表現和能力。根據官方數據,目前共有66名外援在冊于這20支球隊之中,盡管其中有49名球員因種種原因被取消了注冊資格,但仍然有近10名新的外援已經達成了共識,只是尚未正式官宣和注冊。
在過去的幾個賽季中,特別是在四節四人次的規則下,外援的重要性似乎并未完全凸顯。然而,隨著本賽季CBA將外援的出場時間調整為四節七人次后,外援合力的效果便立竿見影。這其中,山西男籃成為了一個明顯的例子。在迪亞洛、古德溫等優秀外援的帶動下,山西男籃一躍成為了本賽季CBA聯賽的黑馬球隊。
值得一提的是,本賽季的CBA聯賽在規則上也有所調整。球隊可以同時注冊四名外援,但并不限定外援的簽約總數。這意味著,理論上,即使簽下上百名外援也是可以的。這樣的政策讓不少球隊在外援選擇上更為靈活。
對于那些踐行規則出色的球隊來說,他們不僅簽約了超過四名外援,甚至有的球員已經經歷了注冊與取消注冊的多次變動。例如,福建隊近期就簽下了曾在浙江廣廈效力的奎因·庫克,這是他們本賽季簽約的第十位外援。新疆隊和浙江廣廈則各自擁有五名外援,雖然其中一些人的注冊狀態暫時被取消,但他們依然在隊中,為即將到來的季后賽增加機動性。
相較之下,北京北控與北京北汽則顯得較為保守。他們在賽季開始前就早早地簽下了三名自認為不錯的外援,并給予了他們保障性合同。然而,這些球員并非無懈可擊,其中一些球員的問題在第二階段被集中曝光。面對合同已轉為全額報銷的現實,北京北汽不得不尋找第四位外援來彌補陣容的不足。而北京北控則一直謹慎地使用著薩林杰、特萊斯和里勒三位經驗豐富的外援。
在選擇外援時,確實需要一些技巧。選擇那些有實力且已經證明過自己的老面孔通常能夠保證球隊的下限。盲目地尋求廉價外援可能并非明智之舉。本賽季真正“撿漏”的外援是薩姆納和古德溫,而洛夫頓則可算是自降身價的天賜之選。總的來說,CBA聯賽中各隊在外援的選擇和使用上都是各自有各自的策略和技巧,最終都希望能夠借助這些強大的外援力量,為球隊贏得更多的勝利和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