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友談》節(jié)目中,三位籃球巨星王治郅、巴特爾和姚明作為嘉賓,就中國籃球的諸多話題展開了深入的探討。他們的出現(xiàn)立刻引起了球迷和媒體的廣泛關注,尤其是這三位在籃球界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大牌”球員。
當央視主持人于嘉問及誰是最具勝負欲的教練時,王治郅透露了蔣指導的性情:“蔣指導非常在乎輸贏,我記得在元老賽中我錯失了絕平三分后他立刻向我道歉。不僅如此,就連我們的球員中,像劉玉棟、郭士強這樣的球員都是非常好勝的。”
巴特爾進一步補充道:“只要是有籃球比賽,蔣指導都想贏。” 這不僅展示了蔣興權教練對勝負的極高追求,也體現(xiàn)了他對籃球的深厚情感和獨特魅力。
蔣興權在籃球圈內的威望如同泰山一般無可動搖,眾多昔日弟子如姚明、王治郅等都對他敬重有加。這也是為什么浙江、遼寧等球隊在他年近八旬的時候仍然邀請他擔任顧問的原因。蔣興權的豐富經驗和獨特視角是許多爭冠球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對于這樣的老牌教練員來說,他們對勝負的重視是非常正常的。在競技體育中,勝敗乃兵家常事,而教練的氣質會直接影響到整個隊伍的斗志和求戰(zhàn)欲望。如果教練員自己對比賽勝利沒有足夠的信心,那么隊伍中的主力球員,甚至是年輕球員都可能難以達到應有的水平。
楊鳴作為蔣興權在遼寧隊的重要弟子,見證了遼寧男籃從屢次失利到最終奪冠的歷程。他在接受采訪時也強調了競技體育的殘酷性,他希望隊員們能充分認識到,一場重要的比賽可能會對他們的職業(yè)發(fā)展產生深遠影響,這包括教練組的評估和管理層的考量。
因此,中國男籃在重要比賽中進行練兵雖然是一種理想的狀態(tài),但考慮到一些球員能力尚未完全達標,他們仍處于成長階段,容易出現(xiàn)各種狀況。因此,應該更多地依靠老隊員帶領年輕球員,讓他們在適當?shù)臅r候扮演核心輪換的角色,逐漸適應并承擔重任。否則,一下子將他們推到絕對核心的位置,可能會因為經驗不足和不穩(wěn)定因素而帶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