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NBA引入挑戰規則以來,教練們對于如何有效運用這一規則的探索從未停止。在規則實施的初期,教練們對于新規則的適應尚處于摸索階段,導致挑戰的整體成功率僅維持在44%左右。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與總結,成功率逐漸上升。截止至2月23日的數據顯示,NBA教練挑戰的成功率已顯著提升至61%。這背后,是教練們在選擇挑戰回合類型和快速查看回放以做出決策方面的日益熟練。
盡管如此,聯盟中各位教練在挑戰規則的運用上仍存在較大的差異。本賽季,尼克斯主教練錫伯杜在挑戰使用上表現出色,其挑戰成功率高達79.4%,位居聯盟榜首。他的成功案例為教練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參考。
然而,挑戰的成功率并非唯一衡量標準。像籃網主教練費爾南德斯、爵士主教練威爾-哈迪以及森林狼主教練克里斯-芬奇等教練,雖然挑戰成功率不是最高,但他們成功推翻的判罰次數卻不少,三人以成功推翻32次判罰并列聯盟第一。
另一方面,熱火主教練斯波爾斯特拉對挑戰規則持較為保守的態度。他在本賽季的使用次數最少,僅使用了10次挑戰,而雷霆則高達57次。斯波教練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盡管理解聯盟引入挑戰規則的初衷,但他認為頻繁的判罰挑戰會分散球員和觀眾的注意力。
教練們在決定是否挑戰判罰時,通常需面臨巨大的壓力和時間限制。在比賽過程中,如果出現爭議判罰并觸發官方暫停,教練們僅有30秒的時間窗口來決定是否使用挑戰。大多數情況下,教練們必須在裁判將球交給球員進行發球或罰球之前做出決策,這個時間窗口往往只有5到15秒。
因此,大多數教練會指定一名助理教練負責快速查看回放并給出建議。這名助理教練通過平板或筆記本電腦即時查看多達12個角度的回放畫面,然后迅速向主教練傳達意見。老鷹主教練斯奈德便將決策權交給助理教練唐納森,后者負責提供專業的建議和分析。
在決定挑戰時,教練們還需考慮多種因素。比如球員的意見、判罰的類型以及比賽時間等都是影響決策的重要因素。球員們的意見往往被教練們視為重要參考,而不同類型的判罰其挑戰成功率也大相徑庭。例如出界判罰和干擾球判罰的挑戰成功率較高,而犯規判罰的挑戰成功率相對較低。
比賽過程中,教練們常常需要在快速決策的壓力下依賴自己的直覺。但背后往往是助理教練或視頻協調員的支持與建議。斯奈德教練就坦言,有時自己的直覺判斷是錯誤的,這時候最好的策略就是聽從助理教練的建議。
綜上所述,NBA比賽中教練挑戰規則的使用已經成為比賽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教練們在運用這一規則時需面對諸多挑戰與壓力,但通過不斷摸索與總結經驗,他們正逐漸提高挑戰的成功率并豐富比賽的觀賞性。在這個過程中,每位教練的決策與策略都為球迷們帶來了無盡的看點與討論話題。